一个人没有朋友,亲情也淡薄,不是性格内向,十有八九是这3种人
本文摘要:很喜欢演员王源,在《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里的一段歌词: “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在夜里哭着,哭到头疼直到睡着,没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觉得虚伪你逢场作戏,我一直都会记得一句话,强大到无往不利。 ” 人群看似热

很喜欢演员王源,在《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里的一段歌词: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一个人在夜里哭着,哭到头疼直到睡着,没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觉得虚伪你逢场作戏,我一直都会记得一句话,强大到无往不利。



人群看似热闹,总有人是悲伤的,悲伤到没人能懂。一个人看似凉薄,但很可能全是内秀,因为没人知道他内心的喧嚣。



前几天,叔叔在我家和我爸聊天的时候,说起他的儿子:“哎,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独了,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啥事都想一个人搞定,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说完又摇了摇头。



愿意独处的人越来越多,不想讨朋友欢心,不想应付那些不必要的虚伪社交场合,甚至想从家里搬出来,远离父母,享受一个人的清净。



这些人不是不合群、性格内向,而往往是这三种人。



一、 精神世界丰富,不想取悦别人



生活中,大多数人看似在支配物质,实则,被物质支配。



他们总想要占有一些什么,高于他人的工资也好,一栋大房子也罢,只为拥有优越的物质之后,引来他人羡慕的目光,为了这些,多数人没日没夜地劳作,不惜过着“007”的生活,为银行贷款奔波。



然而,荒芜了内心世界,又蹉跎了时光,最后拾得一副累垮的身体。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说过: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



这让我想到一个电影《将来的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中学哲学教师的故事,她是一个努力在家庭与生活之间寻求平衡,在接二连三的事情中起起伏伏的女性。



女主名叫娜塔莉,她经历了丈夫的出轨,亲生母亲的离世,儿女成长时的种种变故。但好像无论生活如何糟糕,她都能优雅地挺过去。



多大的事情,也不会影响她买花,插花,给花浇水,换掉快要枯萎的花,或是花一整天把那些凋谢的花做成干花,再随便拿起一本感兴趣的图画书看一会儿。在观众看来,一件令人十足悲伤的事情,在她的脸上好像看不出一点担忧。



她的内心世界足够丰富,已经足以装下所有悲伤,能强大到面对种种现实。内心丰盈的人,总能望着天,看云从疏到散,能看着雨,在心中作诗。这是那些挤成一团,在低效的热闹中碰杯的人,无法体会的。



影片中的女主,没有朋友,也没什么亲人,她只有自己了,按理说应该痛哭一场,应该不知所措,但她还是热爱生活、关注自己,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现实中有太多人因为对象出轨,变得怀疑自己,甚至抑郁,更别说亲人离世,更是像失了主心骨般不知为谁奔走,生活没了奔头。



我很喜欢梁永安老师的一句话:当你有一个足够丰富的精神王国,有独属于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就算孤独阵阵袭来,你也会有自己坚定的自立。



所以,只有自己,就建立一个自己的精神王国吧,做自己的国王,在内心成立各个门派,然后不断输入能量,不管遇到什么,也能抵抗。



二、拥有绝对的自信心,从容面对一切



一个人,可能身处困境时有之,这个时候,自信便是扭转战局的一把利器。自信能给人们挑战勇往直前的勇气和精神,是激发自身潜能的“催化剂”。



研究表明,缺乏自信的人占75%的比率,这说明,深陷不安、怀疑自己的人,随处可见。但自信的人还是会有,他们不会顺着大多数人奔走,那些自信的人依旧闪耀发光。



记得高中那会儿,大多数男孩子都喜欢打篮球,每个班级也总有那种学习成绩垫底,但打篮球技术超高的男生。



小胖就是这样的人,他本人瘦瘦高高,一点也不胖,可能是班里男生嫉妒吧,给他取了小胖这个绰号。



他能在上课的时候不管不顾地在后排睡觉,被老师提问时,总能摇摇晃晃站起来,擦着嘴角的口水支支吾吾啥也说不出来,引得同学大笑,老师也总对他说一些批评的话。



可是只要下课铃一响,他总能第一个出现在篮球场,一米八的大高个,我们学校妥妥的最佳中锋。哪怕学习一塌糊涂,但他凭着对篮球的痴迷和精湛的球技,拿遍各种大大小小的奖项,也收获了一批粉丝。



但他好像一直都是一个人,除了在篮球场,好像没跟谁讲过话,虽然是同班同学,除了知道他篮球打得好,就一无所知了。



有一回班里同学说起他时,有人用很大的声音说了一句:“人家不是闷骚,那是绝对自信。



这是我第一次听“绝对自信”这个词,我转头看了看后排,他还是扯长了身子,趴在桌子上睡觉。高二的时候,他就被一个体校破格录取了,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大神了吧。



生活对谁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是苦行僧,有的人身处困笼,但仍能自得其乐,不断挣脱牢笼。有的人,身陷泥沼,便气愤雨天阴冷,埋怨自己力气不够,稍作努力便提醒自己一句我不行,陷入自己布下的情绪泥潭。



自信才是苦行僧的开心果,将自卑、自怨的负面情绪抛诸脑后,由着自己使出全力抵抗困境。从而,收获在自信中品味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中收获快乐。



那些时常一个人,显得孤零零的人,绝对自信就是他们最坚硬的铠甲,这样的配置下,内核也绝对是强大的。



三、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至2022年,中国独居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这个数字的呈现,就相当于中国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是独居者,我也是这十分之一的参与者。



独居者很多,但依然有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害怕独处,这其中也包含一些正在独居,或是准备独居的人。



记得大学刚毕业,一个人住的时候,我也是害怕的,会故意将自己置身于与朋友的繁华热闹中,填补生活的空白。然而,退却人群之后,空虚和清冷好像会立刻向我袭击,面对这样的突袭,每次都措不及防,我开始正视独居这件事。



这么说吧,独处让我成为了一个充电宝型人格,我不再靠着他人过活。一个人,窝在沙发里看书,躲在被窝刷纪录片,有规律的健身,给自己做饭。我的生活只由我自己决定,不受任何的局限。



朋友问我:“为什么一个人住?多惨,还无聊。



我回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独处是一种世人所少有的能力,就像羊群常常成群,但猛兽却总是选择独行。我们都随波逐流惯了,偶尔独处也是不错的选择。



法国的斯卡尔说:“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旁边的环境足够安静时,内心总会有一个声音问你,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你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算你不回答,他也依旧会在你的旁边一直逼问,直到你真正开始想。



这是个人与灵魂的对话,珍惜这样的机会,人真正独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但往往促你成长的,都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时间。



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孤岛之歌》,这部片子一共讲述了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独居生活,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她说:“以前我想嫁给一个诗人,现在我想成为一个诗人,未来我想成为诗意本身,我想我已经活在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