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最精明”的做法,不是吃饭、送礼,而是做好这3点
本文摘要: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姑娘挺火,国庆长假期间,她一共接到了23封婚礼请柬。 这让她又好笑又无奈,一方面,23家人情往来,红包礼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她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不能每家都本人亲至,不去又会得罪邀请者,实在是为难。 姑娘的故事成了人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姑娘挺火,国庆长假期间,她一共接到了23封婚礼请柬。



这让她又好笑又无奈,一方面,23家人情往来,红包礼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她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不能每家都本人亲至,不去又会得罪邀请者,实在是为难。



姑娘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笑过之余发人深省,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衡量感情深厚的指标,变成了送礼时的红包大小。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科技社会,生活用品、居住条件在不断进步,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本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纵观古今,人际交往重点往往放在“吃喝玩乐”上。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在李白看来,朋友来了,一口气喝个三百杯才算痛快!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在纳兰容若眼中,酒后春睡,闺中赌赛,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而在今时今日,朋友间的吃喝玩乐渐渐演变成了“饭局文化”“酒桌文化”。俗话说,“饭局如商场,酒局如战场”,有时候一桩生意便在推杯换盏之间谈成了。如果你想认识个人,让相熟的朋友攒个局,三杯两盏下肚,刚认识便可以称兄道弟了。



在“饭局文化”“酒桌文化”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与人交往过程中,最精明的做法,并不是聚会、吃饭,而是做好这三点。



1.适当谈钱,是检验感情的标准



很多偶像剧里总是盛行这样的戏码:“富婆妈妈用巨款,买断丑小鸭女主对男主感情,却被无情地拒绝“。



在女主眼中,感情是纯粹的,金钱和感情不能混为一谈,只要和金钱沾边,再纯粹的感情也会充满铜臭味。



电视剧里的金钱买不到感情,但为什么总是在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便想着用金钱补偿呢?在现实生活,金钱虽然买不到感情,但有时却能衡量感情。



适当的时候谈钱,成为了检验感情深浅的标准之一。



“是不是真朋友,借次钱就知道了”。这句话显而易懂,却富含道理。



半年前,朋友阿龙打电话向我借钱,他父亲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费用动手术,所以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借点钱,过段时间再还。我同老公商量后,借给他2万。



上周末,他还了钱。还的时候跟我说,他问了很多认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借钱,但真正借钱给他的只有两个人,所以非常感激我们的帮助。



他的话让我很诧异,阿龙一直为人仗义,相交的知心好友也有很多。别人都说“在朋友困难时搭把手”,在他困难时,为什么搭把手的人没有几个?



这次借钱行为让阿龙看清了身边谁才是真朋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感情虽然不能用金钱买断,但需要金钱去承载。朋友之间如果一味地谈钱,那这段感情注定以金钱开始,最终也会以金钱结束;朋友之间如果不敢谈钱,那么感情也会因为没有金钱支撑,而灰飞烟灭。



有人将感情和金钱比作飞机的双翼,一架飞机需要飞行,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金钱没感情,那是生意,只有感情没有金钱,那是赔本生意。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诱惑和腐蚀感情,亦能帮你辨别感情的真假。



常将“谈钱伤感情”挂在嘴边的人,注定不是你的真朋友。人总会有难处,如果朋友能够做到“适当的时候谈钱”,那这个朋友一定值得深交。



2.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由来已久,却不无道理。



朋友之间,就算关系再亲密,也不能在金钱上有过多纠缠。“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古往今来,有太多骨肉亲朋因为金钱上的瓜葛,最终导致兄弟阋墙、夫妻反目、朋友断绝往来的故事。



清代扬州有户姓王的两兄弟,老二做的是行脚卖货郎,平时挑些货物到各个村户叫卖。老大在家耕田务农,靠天吃饭,有一年年成不好,便和弟弟商量用积蓄做点生意,恰好弟弟想在县城找个固定店面,省得东奔西跑了。



随即两兄弟一拍即合,在城中托牙人租了店面,进货事宜便全都由熟悉行当的老二负责。万事开头难,新店生意一般,老二只能继续到各个村户卖货,顺便宣传下新店,店子由老大打理。



有一天,店里接了个大单,有户人家嫁女,需要100对大红灯笼和各类喜庆用品,一共80两银子。正逢老大的小舅子借钱修葺房子,便将其中50两先借与他。



没想到老二回来盘账,发现了账目不对,质问老大银子去向,老大见弟弟因为钱与自己怒火相向,便与其大打出手,最终二人对簿公堂,生意没了,兄弟情也没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古以来,中国人最重感情。亲情、爱情、友情,成为了你我联系的纽带。作为父母,你有抚养孩子的责任;作为子女,你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作为夫妻,你有共同扶持伴侣的义务与责任;作为朋友,你有相知相交的情谊。



从亲情、爱情、友情中,你将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但这种情感关联需要金钱来支持。情感上的责任与义务,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而金钱带来的利益关系,却存在个人私有的“专属属性”。



情感上的粘黏有时会带有金钱上的羁绊,这种关系非常微妙,稍有越界,平衡便随之打破。



大多数人都喜欢觊觎别人的“奶酪”,却无意中损害了最亲近人的利益。因此,想要做到家庭和睦、友善邻亲,不如在某些事上或某种程度上做到理性“分割”,最好是“亲兄弟,明算账”。



3.不占便宜是教养,礼尚往来是修养



《礼记》里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今天大包小包送进你家门,明天更贵重精美的礼品还回去,中国人送的不是“礼”,而是“相互间的情谊”。



父亲有个相交20年的朋友,我叫他叔叔,一直保持着来往。



但这叔叔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什么都往自己家里带。昨天天看见父亲养的花不错,搬走一盆;今天觉得酒不错,未喝完的半瓶也拎回家。



虽然东西不值什么钱,但时间日久,这种事时有发生。母亲经常向父亲抱怨,但他总是摇头安慰:“东西值几个钱,他喜欢拿去没关系,朋友间的情谊才是最重要的。”



直到上次,父亲的老战友来家里做客,谈话间说起想吃橘子。父亲便叫母亲去叔叔的果园里采一些,让战友带回去给家人尝鲜。



母亲手里没有带钱,手机也忘在了家里,以为这么近的关系,三五斤橘子无需给钱。没想到叔叔把橘子称了重量,马上打电话让父亲微信转给他。母亲当时愣住了。自那之后,每当叔叔要来串门的时候,父亲都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婉拒了。



父亲的做法对不对,我们不去探究,但父亲心里的想法,却能窥探一二。人和人之间,并不是什么都计较,也不是什么都能欠,“人情债”最难还,也最难还清。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年轻人都懂的道理,未必叔叔不懂?我觉得并非是他不懂,只是他早已习惯一味索取,却忘了付出。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方一味付出的道理。



人情关系是社会上最复杂的关系之一,欠不欠谁的,这个界限很难界定,礼尚往来才是朋友相交时最柔和的粘合剂。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双向付出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才是我们在这世上最珍视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