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动上。
究竟要怎样看待一个人,取决于人生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课——接受和允许。
读者司司(昵称)的待发展对象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经常都是忙到深夜。
对方曾明确问过她要不要在一起,但她犹豫了。因为对方来找过她三次,都是让司机开车过来的。她觉得,如果对方真的有诚意,应该自己一个人过来。
她还觉得,如果对方真的喜欢自己,就应该主动每天发信息或者打电话。然而,男方却总是不愿意搭理她,甚至觉得她不可理喻,太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面对这种情况,她也不知道该不该进一步了解。一方面,她觉得对方似乎只有事业和自己的生活,不太关心她;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对方在其他方面是个有德之人。
我们不可能只得到一个人好的部分,而不接受对方其他的部分。
如果想要的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相对比较成功的男人,又如何要求对方在忙了一天之后,还非得开车来看自己呢?说不定这么晚了,对方开车来还很危险呢?
如果想要的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相对比较成功的男人,那对方就是会很忙,因为不是每一个有事业的人,都能够静下心来听所有人讲话。
我们要学会重新梳理自己的需要。
如果要的是一个“喜欢我,就要主动每天发信息或者打电话给我”,恨不得整天只围绕自己旋转的人。
这样一个人,就不太可能有很强的事业心。所以,要接受自己真实的需要。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愿意和你形影不离的人,就别急着去寻找事业心很强的人。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对你有真感情、愿意每天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无论是接受别人,还是接受自己的需要,都是一种“接受”。在人生的这门功课里,接受和允许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不必纠结于某一个特定的人是怎样的,而是要清楚自己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部分。
当我们真正形成了自己的选择标准,那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往往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人。
一段正缘,往往藏在个人的成长轨迹里。当我们不再幻想童话般的拯救,而是相信并肩成长的踏实,我们自然会吸引到同频共振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无法保证一切都会轻松,但我们可以确信:哪怕经历风雨,与这个人一起面对,也是值得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