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智能科技有望成为打造无障碍社会的“新基础设施”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7月8日电(樊中华)“2008年,我作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时说过的一段话:希望有一天聋人伙伴可以‘听到’,盲人伙伴可以‘看到’,肢体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出行,没想到今天再看一看,聋人朋友可以通过不同的智能方式获得更多信息;视障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7月8日电(樊中华)“2008年,我作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时说过的一段话:希望有一天聋人伙伴可以‘听到’,盲人伙伴可以‘看到’,肢体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出行,没想到今天再看一看,聋人朋友可以通过不同的智能方式获得更多信息;视障人士可以随时独自走出家门,办理事务、参与社交、共享美好世界……”

  8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技与人文——共筑无障碍智能社会”论坛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邰丽华在视频演讲中通过手语翻译如是表示。她进一步设想,未来借助智能科技,肢残人士能依靠外骨骼机器人自由行走,将活动范围拓展到世界任何角落;精神障碍人士有望通过脑机接口接受精准诊疗,重启健康人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让残障人士融入人群,无差别生活,而不是让世界包容他们,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

  邰丽华指出,当前,智能科技已经广泛运用在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已可以代偿视听说等功能,大大扩展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智能科技进一步帮助残障人士打开创作空间,使之不因感官功能缺憾而被束缚了才华,能像健全人一样去探索兴趣与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残障人士对智能科技的需求较之普通人更加迫切、学习得更快、使用也更加频繁。在某些场景下,智能设备已经成为残障人士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品,提升其生活品质、满足其个性需求、实现其人生价值,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在构建无障碍社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邰丽华说,因此,智能科技有望成为中国保障残障人士权益、打造无障碍社会的“新基础设施”。

  如何理解智能时代的无障碍社会?邰丽华指出,对于残障人士而言,能与其他人平等交流、彼此理解,比被照顾、被躲避更加重要。

  “在很多时候,‘残障’本身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是‘隐形’的。由于交流、行动的不便,他们的生活半径十分局限,很少出现在公共空间,更鲜少与陌生人接触,”邰丽华说,“智能科技可帮助残障人士打破功能壁垒,构筑不同群体间无碍交流的基石,据此可进一步破除偏见、增进了解。”

  在邰丽华看来,70余年来,中国的无障碍社会建设“软”“硬”并举,成果渐丰。一方面在法律制度层面对残障人士的平等发展权利不断予以保障。就在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正式实施,“这是保障残疾人与老年人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保障,这让我们无限欣喜又极其振奋。”

  另一方面,中国在无障碍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形成规范体系并推进落实,例如在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多个国家及行业标准为残疾人便利使用信息通信设备、获取互联网信息、操纵辅助装置等提供有效支撑,对残疾人信息消费也予以了优惠或补贴。

  她同时建议,当前,随着残障人士对具有“代偿功能”的智能科技的要求越来越精准化,智能科技应持续下沉细分场景;此外,优质的通讯网络对于时刻依靠智能设备获取环境信息的残障人士而言十分重要,打造无障碍智能社会,无线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提升空间。

  谈及智能科技对艺术创作的影响,邰丽华表示,人类创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倚赖技术,又如何保持自己独立的创新创意,这对于将技术视为“功能补偿”或“功能延伸”的残障人士来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她举例,近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在探索使用高科技提升舞台和节目效果,创作演出了如冬残奥会的《冬残奥圆舞曲》、跨界融合作品《梦的守望》、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等,但“始终坚持不忘创作初心,用反复打磨、精心排演的舞蹈和音乐传递我们真实的心声与情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反映和升华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邰丽华说,“我们始终认为,在创作中,科技是锦上添花的手段,为作品的诠释增色,以人文为主旨,科技为润饰,这样人类的艺术之花方能千姿百态,常开不败。”(完)

【编辑:叶攀】